仁爱礁外,已经闻不到海风的味道了,全部被金属的腥味和柴油的气味盖住。
那艘锈迹斑斑的“马德雷山号”依旧趴在浅滩上,甲板已经沉下去一米多,海水正一点点啃掉它的最后骨架。最要命的不是船,而是船上的人——超过90天没正常补给,士兵们每天半块压缩饼干,喝着空调冷凝水,腹泻加流血,身体像船一样在耗光。
菲律宾军方嘴上还说“保持最大限度忍耐”,手里却已经备好了裹尸袋。
海面上的变化,比这些更冷酷。
8月底的卫星图显示,仁爱礁四周14艘中国船组成分层封锁线,5艘海警船卡在关键位置,形成基本封锁圈。11艘快艇武装到牙齿,加装重型机枪,可以在几分钟内撵上任何试图偷偷靠近的橡皮艇。
这种布局不只是“看着”,是能随时动手的。
菲律宾补给的效率低得惊人——从2024年6月到2025年5月,成了9次。最后一次是5月20日,那之后到现在,船上已经熬过90多天。中方的封锁强度和执法速度,让菲方这些外运物资的小动作几乎没有成功可能。
菲方用的小艇、橡皮艇,在装备和速度上和对手的快艇完全不是一个量级。
马科斯政府的算盘,不在海上,在岸上。
菲律宾国内经济正溃不成军,通胀飙升,物价疯涨,灾害应对一团糟,民众的不满翻了倍。南海事件成了他们转移视线的抓手,通过外部“强硬”来找回支持率。
但效果有限。毕竟眼前的日子,还得是真米真面才能过下去。
拉盟友?靠不可靠各有答案。美军的“米格尔·基思号”基地舰就在苏比克湾躺着,F-35B战机连引擎都没热过。美国嘴上有安保协议,行动上却是另一字——稳。
所以你看得很清楚,菲律宾喊得再凶,背后那只手没用力。
东盟国家更是冷眼旁观。印尼、马来西亚都多次明确,不想卷进大国博弈,要稳定、不要冲突。菲律宾想用“抱团东盟”逼中国让步,这步棋一落就成死局。
马尼拉的孤立感,正是在这种沉默和拒绝中被放大。
中方很清楚地释放了信号。
中国海警主动公布现场画面,并且强调行动合理合法。这是把话摊开——维护秩序不容挑战,也是在提醒某些人别赌命。
北京选择这个时间点,显然考虑过战略配合:既取得了舆论主动,也把菲方的虚张声势映衬得更单薄。
马科斯政府后来抛出所谓“红线论”,是想撑强硬姿态。但这话里没多少钢筋,更像是给自己留台阶——一旦人命真撑不住,可以把这话当作转舵的借口。
这在菲律宾历史上不是没演过。像仙宾礁事件一样,真到支持不了驻守,最后也只能撤。
现实比姿态更冷。那艘破船,现在已经有31个大大小小的锈洞,渗着油。海水和盐分正加速它的解体,没几年甚至没几个月,海面上可能就会出现一片破铜烂铁。
要想保住,必须加固。可焊条、钢筋都过不了中方的检查——那些塞在粮食箱里的小聪明,全被拆穿。补给成了补不上,加固更是想都别想。
如果菲方想强闯?结局很清楚,中方一定依国内法和国际法反制,那就是直接冲突。菲律宾必须自己掂量得失。
最现实的路,是外交找台阶。只要表现出诚意,中方可能会给出体面的退场方式,既维持地区稳定,也让菲方没那么下不来台。
但现在的局面对菲律宾已经是连环挤压:海上的封锁越来越紧,岸上的经济越来越烂,盟友的支持越来越虚。对比以前的高调挑衅,如今的“忍耐”二字,更多是无可奈何。
海面上的船还在,礁滩上的人也在,但时间不在菲方一边。
仁爱礁已经成了一块试金石——试的是菲律宾的耐力,也是南海策略的底线。
聚富配资-聚富配资官网-正规实盘配资平台-怎么找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